同“朽木不可雕”。出自《魏书・恩幸传・赵修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同“朽木不可雕”。 复制出处:《魏书・恩幸传・赵修》:“小人难育,朽棘不雕,长恶不悛,
详细解释
白天耕种;夜晚读书。形容在艰苦的环境中抓紧时间学习。出自北齐 魏收《魏书・崔光传》。一般作定语,含褒义。白天耕种;夜晚读书。形容在艰苦的环境中抓紧时间学习
详细解释
见“属辞比事”。出自《魏书・高祐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撰文记事。见“属辞比事”。 复制出处:《魏书・高祐传》:“至若左氏,属词比事,两致并书,可谓存史意,而非
详细解释
指德才深藏不外露。出自《魏书・高允传》: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,叹曰:‘高子黄中内润,文明外照,必为一代伟器,但恐吾不见耳。’黄:美。指德才深藏不外露。 复制出处:《魏书・高允传》:清
详细解释
虽然不同姓但像骨肉兄弟一样亲近。出自《魏书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朋友。骨肉:血缘关系相同的人。虽然不同姓但像骨肉兄弟一样亲近。 复制出处:《魏书》:“尚自
详细解释
同“掩目捕雀”。出自《魏书・尔朱荣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指自欺欺人。同“掩目捕雀”。 复制出处:《魏书・尔朱荣传》:“惟欲指影以行权,假形而弄诏,此则掩眼
详细解释
指半边身体不能随意转动或半边肢体瘫痪。出自《魏书・孟鸾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人半身瘫痪。摄:引持。指半边身体不能随意转动或半边肢体瘫痪。 复制出处
详细解释
柴门小户,比喻穷人的住处。出自《魏书・李谧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形容穷人的住宿。筚门:用荆条或竹子编成篱笆作门。柴门小户,比喻穷人的住处。 复制出处:《魏书・李
详细解释
披散头发,赤脚走路。形容悲痛到极点。出自《魏书・徒何慕容廆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用于书面语。徒跣:赤脚步行。披散头发,赤脚走路。形容悲痛到极点。 复制出处
详细解释
人心惶惶,动摇不定。出自《魏书・慕容盛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用于社会局势。人心惶惶,动摇不定。 复制出处:《魏书・慕容盛传》:“于是上下震局,人不自安,虽忠
详细解释
分走不同的路。比喻人们分别发展和施展各自的聪明才智。比喻因志趣、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。出自北齐 魏收《魏书・拓跋志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书面语。道:
详细解释
保养精神,使性情得到陶冶。出自《魏书・显祖纪》:其践升帝位,克广洪业,以光祖宗之烈,使朕优游履道,颐神养性,可不善欤?保养精神,使性情得到陶冶。 复制出处:《魏书・显祖纪》:其践升帝位
详细解释
一句话说定了,不再更改。比喻说话算数,决不翻悔。出自《魏书・赵柔传》:与人交易,一言便定,岂可以利动心也。一句话说定了,不再更改。比喻说话算数,决不翻悔。 复制出处:《魏书・赵柔传》:
详细解释
形容射箭本领极高。出自《魏书・王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形容办事有充分的把握。矢:箭。形容射箭本领极高。 复制出处:《魏书・王传》:“车驾还,诏健殿后,蠕蠕万骑追之
详细解释
出卖官爵,以敛取财物。出自《魏书・司马睿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官场。鬻:卖;爵:爵位,官爵。出卖官爵,以敛取财物。 复制出处:《魏书・司马睿传》:“
详细解释
说的话都相信;出的主意、计谋都采纳。形容对某个人十分信任。也作“言听计用”。出自《魏书・崔浩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,用于上下级或长晚辈。听:听从;从:依从
详细解释
见“进退两难”。出自《魏书・李冲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形容处境困难。见“进退两难”。 复制出处:《魏书・李冲传》:“若容舟楫,必须停滞,师老粮乏,进
详细解释
队伍很长,旗帜和战鼓前后相接,威武雄壮。出自《魏书・苻坚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声势等。望:向远看。队伍很长,旗帜和战鼓前后相接,威武雄壮。 复制出处:《魏
详细解释
停息武备,崇尚文教。出自《魏书・咸阳王禧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停息武备,崇尚文教。 复制出处:《魏书・咸阳王禧传》:“国朝偃武崇文,偏舍来久
详细解释
见“岁聿其莫”。出自《魏书・乐志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见“岁聿其莫”。 复制出处:《魏书・乐志》:“既岁聿云暮,三朝无远,请共本曹尚书及郎中部率呈试。
详细解释
谓进升合格者,黜退不合格者。出自《魏书・郭祚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治政等。谓进升合格者,黜退不合格者。 复制出处:《魏书・郭祚传》:“陛下圣镜照临,论才授职
详细解释
比喻藏书极其丰富或嗜书之深。出自《魏书・逸士传・李谧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比喻藏书极其丰富或嗜书之深。 复制出处:《魏书・逸士传・李谧》:“丈夫拥书万
详细解释
谓安逸之事互相谦让,劳苦之事互相争抢。出自《魏书・孝感传・吴悉达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谓安逸之事互相谦让,劳苦之事互相争抢。 复制出处:《魏书・孝感传
详细解释
比喻多方搜求民间遗才。出自《魏书・段承根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比喻想方设法罗致闲散的人才。比喻多方搜求民间遗才。 复制出处:《魏书・段承根传》:“剖蚌求珠,搜
详细解释
指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;永远不会磨灭。”。出自《魏书・高祖纪下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,指名声、事迹等。朽:磨灭。指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
详细解释
长期以来就是这样做,成了习俗。出自《魏书・高允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成为习俗。俗:习惯。长期以来就是这样做,成了习俗。 复制出处:《魏书・高允传》:“虽条
详细解释
同“事与原违”。出自北齐・魏收《魏书・王叡传》。宋・欧阳修《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》诗:“貌先年老因忧国,事与心违始乞身。”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同
详细解释
前进或后退都有错误。谓指挥失策。出自《魏书・傅永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前进或后退都有错误。谓指挥失策。 复制出处:《魏书・傅永传》:“叔业进退失图,于
详细解释
指时间长久。出自《魏书・萧宝夤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时间久远。深:长久。指时间长久。 复制出处:《魏书・萧宝夤传》:“又在京之官,积年一考……虽当时文簿,记
详细解释
卓越的功勋业绩。出自《魏书・裴叔业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人的功劳大。殊:特出;勋:功劳;茂:美盛;绩:功绩。卓越的功勋业绩。 复制出处:《魏书・裴叔业传》:“
详细解释
见“野无遗贤”。出自《魏书・阳尼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爱惜人才。见“野无遗贤”。 复制出处:《魏书・阳尼传》:“举贤良,黜不肖,使野无遗才,朝无素餐。”用法:作
详细解释
佛道用语。指天上人间最好的境遇。出自《魏书・释老志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胜:优越。佛道用语。指天上人间最好的境遇。 复制出处:《魏书・释老志》:“
详细解释
堵住耳朵,遮住眼睛。比喻蔽塞视听。出自《魏书・皇后传》:太后自以行不修,惧宗室所嫌,于是内为朋党,防蔽耳目,肃宗所亲幸者,太后多以事害焉。防:挡;蔽:挡住。堵住耳朵,遮住眼睛。比喻蔽塞视
详细解释
进用贤良,黜退奸佞。出自《魏书・崔光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用人等。进用贤良,黜退奸佞。 复制出处:《魏书・崔光传》:“博采刍尧,进贤黜佞。”用法:
详细解释
比喻避世守志,操行高洁。出自《魏书・刘献之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濯缨:洗涤冠缨;洗耳:不愿与闻世事。比喻避世守志,操行高洁。 复制出处:《魏书・刘
详细解释
形容力量和气势极强大,能压倒一切。出自北齐 魏收《魏书・高闾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比喻力强势大,能压倒一切。形容力量和气势极强大,能压倒一切。 复制出处:北齐
详细解释
总的说起来。出自《魏书・李平传》:皆是皇居帝里,相去不远,可得统而言之。总的说起来。 复制出处:《魏书・李平传》:皆是皇居帝里,相去不远,可得统而言之。例子:二月河《乾隆皇帝》五:行仁
详细解释
甄别繁冗的,采用简便的。出自《魏书・范绍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删繁就简。甄:鉴别。甄别繁冗的,采用简便的。 复制出处:《魏书・范绍传》:“绍量功节用,甄烦
详细解释
旧时比喻尊贵富有。也比喻藏书很多。出自《魏书・逸士传・李谧》。一般作宾语,比喻统治者的尊贵富有。旧时比喻尊贵富有。也比喻藏书很多。 复制出处:《魏书・逸士传・
详细解释
孩子尚未出生,在母腹中即由双方家长订立婚约。出自《魏书・王宝兴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用于书面语。孩子尚未出生,在母腹中即由双方家长订立婚约。 复制出处:《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