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汉书的成语

共 274 个成语

后汉书的成语有【隆刑峻法】【糟糠之妻不下堂】【月旦春秋】【缘木希鱼】【外方内员】【相须而行】【卓然不群】【狗吠不惊】【锥刀之利】【获陇望蜀】【握手言欢】【有口无行】【高曾规矩】【孤恩负义】【掩口胡卢】【睚眦之忿】【推梨让枣】【外厉内荏】【败法乱纪】【有志无时】【积德累仁】【元恶大奸】【颐养精神】【精锐之师】【飞蓬随风】【千条万端】【迎门请盗】【记功忘失】【白首空归】【钻皮出羽】【旗鼓相当】【鼓旗相当】【疾恶如风】【老当益壮】【却金暮夜】【简落狐狸】【不达大体】【出幽升高】【吹毛索疵】【言出祸从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后汉书相关成语

隆刑峻法

lóng xíng jùn fǎ

刑法重而严。出自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梁统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残暴统治。刑法重而严。 复制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梁统传》:“议者以为隆刑峻法,非

详细解释

糟糠之妻不下堂

zāo kāng zhī qī bù xià táng

不要抛弃共同患难过的妻子。出自《后汉书・宋弘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爱惜患难之妻。糟:酒渣;糠:谷皮;糟糠:用以充饥的酒糟糠皮等粗劣的食物

详细解释

月旦春秋

yuè dàn chūn qiū

比喻评论人物的好坏。出自《后汉书・许劭传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评论人。比喻评论人物的好坏。 复制出处:《后汉书・许劭传》:“初,劭与靖(劭从兄)俱有高名,好共核

详细解释

缘木希鱼

yuán mù xī yú

沿着树干爬上树去捉鱼。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,劳而无功。出自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周举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方法不对头。缘:顺着;木:树;希:希求。沿着树干爬

详细解释

外方内员

wài fāng nèi yuán

指外表正直,内心圆滑。出自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郅恽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人的形象。指外表正直,内心圆滑。 复制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郅恽传》:

详细解释

相须而行

xiāng xū ér xíng

互相依存而行动一致。出自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刘陶传》。一般作谓语,用于书面语。须:需要,依存。互相依存而行动一致。 复制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刘陶传

详细解释

卓然不群

zhuó rán bù qún

指超出常人。出自《后汉书・刘虞传论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与众不同。指超出常人。 复制出处:《后汉书・刘虞传论》:“其能历行饬身,卓然不群者,或未闻焉。”用法:

详细解释

狗吠不惊

gǒu fèi bù jīng

狗偶尔的叫声不会引起惊慌。形容社会太平安定。出自《后汉书・岑熙传》。一般作定语,用于社会局面。吠:狗叫声。狗偶尔的叫声不会引起惊慌。形容社会太平安定。 复制出处

详细解释

锥刀之利

zhuī dāo zhī lì

比喻微小的利益。也比喻极小的事情。同“锥刀之末”。出自《后汉书・舆服志上》。一般作宾语,用于书面语。比喻微小的利益。也比喻极小的事情。同“锥刀之末”。 复制出处

详细解释

获陇望蜀

huò lǒng wāng shǔ

比喻得寸进尺,贪得无厌。出自《后汉书・岑彭传》载:东汉初年,隗器和公孙述分别割据于陇、蜀两地,光武帝刘秀使岑彭等率军攻打隗器所占的西城、上邽两地,并在给岑彭的

详细解释

握手言欢

wò shǒu yán huān

握手谈笑。多形容发生不和,以后又和好。出自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李通传》。一般作谓语,含褒义。握手谈笑。多形容发生不和,以后又和好。 复制出处:南朝・宋・

详细解释

有口无行

yǒu kǒu wú xíng

有虚言而无德行。出自《后汉书・史弼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有虚言而无德行。 复制出处:《后汉书・史弼传》:“窃闻勃海王悝……外聚剽轻不逞之徒,内荒酒乐

详细解释

高曾规矩

gāo zēng guī jǔ

指祖先的成法。出自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班固传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口语。高曾:祖先;规矩:规则,礼法。指祖先的成法。 复制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

详细解释

孤恩负义

gū ēn fù yì

背弃恩义。出自《后汉书・张俊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用于为人处世。背弃恩义。 复制出处:《后汉书・张俊传》:“臣孤恩负义,自陷重刑,情断意讫,无所复望。”用法

详细解释

掩口胡卢

yǎn kǒu hú lú

捂着嘴笑,指暗笑,窃笑。出自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应劭传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暗笑。胡卢:笑貌。捂着嘴笑,指暗笑,窃笑。 复制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应劭传》

详细解释

睚眦之忿

yá zì zhī fèn

别人瞪眼这样小的怨恨。出自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党锢传序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用于书面语。睚:眼眶;眦:眼角;睚眦:生气瞪眼。别人瞪眼这样小的怨恨。 复制出处:

详细解释

推梨让枣

tuī lí ràng zǎo

指兄弟友爱。出自汉末孔融兄弟七人,融居第六,四岁时,与诸兄共食梨,融取小者,大人问其故,答道。见《后汉书・孔融传》李贤注。又南朝梁王泰幼时,祖母集诸孙侄,散枣栗

详细解释

外厉内荏

wài lì nèi rěn

表面强硬而内心虚弱。出自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郎剀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为人。表面强硬而内心虚弱。 复制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郎剀传》:“今三公皆

详细解释

败法乱纪

bài fǎ luàn jì

败坏法令,扰乱纪律。出自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袁绍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败:毁坏,摧残;乱纪:破坏法纪。败坏法令,扰乱纪律。 复制出处:南朝・宋・

详细解释

有志无时

yǒu zhì wú shí

有抱负而时运不济。出自《后汉书・赵歧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有抱负而时运不济。 复制出处:《后汉书・赵歧传》:“汉有逸人,姓赵名嘉。有志无时,命也奈何!

详细解释

积德累仁

jī dé lěi rén

积累功德与仁义。出自《后汉书・李固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积累仁德与功业。积累功德与仁义。 复制出处:《后汉书・李固传》:“李氏灭矣・自太公已来,积德累仁,

详细解释

元恶大奸

yuán è dà jiān

见“元恶大憝”。出自《后汉书・陈蕃传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坏人。见“元恶大憝”。 复制出处:《后汉书・陈蕃传》:“元恶大奸,莫此之甚。”用法:作主语、

详细解释

颐养精神

yí yǎng jīng shén

保养精神元气。出自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马融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保养精神元气。 复制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马融传》:“夫乐而不荒,忧而

详细解释

精锐之师

jīng ruì zhī shī

指战斗能力很强的部队。出自《后汉书・铫期传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战斗能力很强的部队。精锐:指军队装备优良,战斗力强;师:军队。指战斗能力很强的部队。 复制出处:

详细解释

飞蓬随风

fēi péng suí fēng

枯蓬随风飞。比喻人没有主见,态度随着情势而转变。出自《后汉书・明帝纪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人没主见。枯蓬随风飞。比喻人没有主见,态度随着情势而转变。 复

详细解释

千条万端

qiān tiáo wàn duān

犹言千言万语。出自《后汉书・吴汉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人的心绪或事物等。犹言千言万语。 复制出处:《后汉书・吴汉传》:“帝闻大惊,让汉曰:‘比敕公千条万

详细解释

迎门请盗

yíng mén qǐng dào

”后以“迎门请盗”比喻至孝。出自典出《后汉书・赵咨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典出《后汉书赵咨传》:“咨少孤,有孝行……盗尝夜往劫之,咨恐母惊惧,乃先

详细解释

记功忘失

jì gōng wàng shī

谓记其功绩而略其小过。出自《后汉书・党锢传・李膺》。一本作“记功忘过”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衡量一个人。谓记其功绩而略其小过。 复制出处:《后汉书・党锢传・李

详细解释

白首空归

bái shǒu kōng guī

白了头发,空手回来。比喻年纪已老,学无成就。出自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献帝纪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没有作为。白了头发,空手回来。比喻年纪已老,学无成就。 复制出

详细解释

钻皮出羽

zuān pí chū yǔ

比喻极意夸饰自己偏爱的人。出自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文苑传下・赵壹》。一般作定语,含贬义。比喻极意夸饰自己偏爱的人。 复制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文苑传下

详细解释

旗鼓相当

qí gǔ xiāng dāng

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。出自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隐嚣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旗鼓:古时作战以摇旗击鼓指挥进退。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。 复制出处:南

详细解释

鼓旗相当

gǔ qí xiāng dāng

同“旗鼓相当”。出自《后汉书・隗嚣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势均力敌。同“旗鼓相当”。 复制出处:《后汉书・隗嚣传》:“如令子阳到汉中、三辅,愿因将军兵马,鼓旗

详细解释

疾恶如风

jí è rú fēng

痛恨坏人坏事就像狂风猛扫一样。出自《后汉书・陈蕃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人的个性。痛恨坏人坏事就像狂风猛扫一样。 复制出处:《后汉书・陈蕃传》:“震(朱震)字伯厚

详细解释

老当益壮

lǎo dāng yì zhuàng

老:老年;当:应当;应该;益:更加;壮:强壮;壮盛;虽然年纪很大了;但志气和身体更壮。出自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马援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老

详细解释

却金暮夜

què jīn mù yè

东汉杨震为东莱太守,途经昌邑,县令王密求见。何谓无知者?”遂拒而不受。见《后汉书杨震传》。后因以“却金暮夜”言为官清廉。出自东汉杨震为东莱太守,途经昌邑,县令王密

详细解释

简落狐狸

jiǎn luò hú lí

抓住狐狸。落,通“络”。比喻制裁奸邪小丑。出自《后汉书・酷吏传・阳球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比喻句。抓住狐狸。落,通“络”。比喻制裁奸邪小丑。 复制出处:《后汉

详细解释

不达大体

bù dá dà tǐ

不懂得从大局考虑。出自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袁绍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眼光短浅。大体:大局,整体利益。不懂得从大局考虑。 复制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

详细解释

出幽升高

chū yōu shēng gāo

犹言出谷迁乔。出自《后汉书・儒林传上・杨伦》。李贤注引《诗》:“出于幽谷,升于乔木。”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祝贺。犹言出谷迁乔。 复制出处:《后汉书・儒林传上

详细解释

吹毛索疵

chuī máo suǒ cī

同“吹毛求疵”。出自《后汉书・杜林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用于指故意挑剔。同“吹毛求疵”。 复制出处:《后汉书・杜林传》:“及至其后,渐以滋章,吹毛索疵,

详细解释

言出祸从

yán chū huò cóng

话刚出口,祸患就降临头上。出自《后汉书・宦者传论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等。话刚出口,祸患就降临头上。 复制出处:《后汉书・宦者传论》:“虽忠良怀愤,时或
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