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易的成语

共 230 个成语

周易的成语有【不恶而严】【见几而作】【阴凝冰坚】【防患于未然】【中馈犹虚】【密云不雨】【革故鼎新】【剥床以肤】【省方观民】【宗庙社稷】【惩忿窒欲】【与时消息】【顺天应人】【赜探隐索】【引重致远】【文行出处】【知来藏往】【尺蠖求伸】【寂然不动】【一朝一夕】【飞龙在天】【谦谦君子】【鼎折覆餗】【言之有序】【枯杨生稊】【勿药有喜】【辉光日新】【待时而动】【鹤鸣之士】【水火不兼容】【日往月来】【各从其类】【虎视眈眈】【见幾而作】【退藏于密】【龙战于野】【明罚敕法】【朝乾夕惕】【钩深致远】【重门击柝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周易相关成语

不恶而严

bù è ér yán

并不恶声恶气,但很威严,使人知敬畏。出自《周易・遁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长辈。并不恶声恶气,但很威严,使人知敬畏。 复制出处:《周易・遁》:“君子以远小人,不恶

详细解释

见几而作

jiàn jī ér zuò

指发现一点苗头就立刻采取措施。出自《周易・系辞下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处事。几:苗头;作:行动。指发现一点苗头就立刻采取措施。 复制出处:《周易・系辞下》:“

详细解释

阴凝冰坚

yīn níng bīng jiān

阴气始凝结而为霜,渐积聚乃成坚冰。比喻小人渐渐得势,地位渐趋稳固。出自《周易・坤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阴气始凝结而为霜,渐积聚乃成坚冰。比喻小人渐渐

详细解释

防患于未然

fáng huàn yú wèi rán

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。出自《周易・既济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在事故发生前防范。患:灾祸;未然:没有这样,指尚未形成。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。 复制

详细解释

中馈犹虚

zhōng kuì yóu xū

指没有妻子。出自《周易・家人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没有妻子。指没有妻子。 复制出处:《周易・家人》:“无攸遂,在中馈。”用法:作谓语;指没有妻子。例子:久而久之,中

详细解释

密云不雨

mì yún bù yǔ

满天乌云不下雨。比喻事物正在酝酿,一时还没有发作。出自《周易・小畜》。一般作谓语,比喻事情正在酝酿中。满天乌云不下雨。比喻事物正在酝酿,一时还没有发作。 复制出处:

详细解释

革故鼎新

gé gù dǐng xīn

除去旧的;建立新的。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改革。出自《周易・杂卦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除去旧的;建立新的。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改革。革:改革。故:旧的。 复

详细解释

剥床以肤

bō chuáng yǐ fū

损害到肌肤。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。出自《周易・剥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痛苦之深。剥:六十四卦之一,指伤害;床:卧具。损害到肌肤。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

详细解释

省方观民

xǐng fāng guān mín

观察各地风俗民情。出自《周易・观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省:察看。观察各地风俗民情。 复制出处:《周易・观》:“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。”用法:作宾语、

详细解释

宗庙社稷

zōng miào shè jì

代表封建统治者掌握的最高权力。也借指国家。出自《周易・震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国家。宗庙:祭祀祖先的场所;社稷: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。代表

详细解释

惩忿窒欲

chéng fèn zhì yù

克制愤怒,抑制嗜欲。出自《周易・损》。一般作谓语,形容克制情感。惩:惩戒;忿:愤怒;窒:抑止;欲:嗜欲。克制愤怒,抑制嗜欲。 复制出处:《周易・损》:“君子以惩

详细解释

与时消息

yǔ shí xiāo xi

指事物无常,随时间的推移而兴盛衰亡。消,消亡。息,孳生。出自《周易・丰》。《后汉书・孔融传》:“故曰‘上失其道,民散久矣’。而欲绳之以古行刑,投之以残弃,非所谓

详细解释

顺天应人

shùn tiān yìng rén

顺应天命,合乎人心。旧时常用于颂扬建立新的朝代。出自《周易・革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常用于颂扬建立新的朝代。应:适应,适合。顺应天命,合乎人心。旧时常用

详细解释

赜探隐索

zé tàn yǐn suǒ

指探索事物的奥秘。出自《周易・系辞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赜:幽深难见。指探索事物的奥秘。 复制出处:《周易・系辞上》:“探赜索隐,钩深致远,以定天下

详细解释

引重致远

yǐn zhòng zhì yuǎn

指负载沉重而可以到达远方。比喻抱负远大,能闯出新的天地,做出宏伟的业绩。出自《周易・系辞下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有压力才会有动力。引:牵挽;致:达到。指负载沉重

详细解释

文行出处

wén xíng chū chǔ

旧指文人的学问、品行和对待出仕隐退的态度。出自《周易・系辞上》。《论语・述而》:“子以四教,文、行、忠、信。”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文:学问;行:品行

详细解释

知来藏往

zhī lái cáng wǎng

指对未来有所预见,对已往心中了然。出自《周易・系辞上》。一般作谓语,用于人。指对未来有所预见,对已往心中了然。 复制出处:《周易・系辞上》:“神以知来,知以藏

详细解释

尺蠖求伸

chǐ huò qiú shēn

尺蠖用弯曲来求得伸展。比喻以退为进的策略。出自《周易・系辞下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劝诫人。尺蠖:虫名,体长约二三寸,屈伸而行。尺蠖用弯曲来求得伸展。比喻以

详细解释

寂然不动

jì rán bù dòng

寂静无声,一点动静都没有。出自《周易・系辞下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人或事物等。寂:寂静。寂静无声,一点动静都没有。 复制出处:《周易・系辞下》:“《易》无思也

详细解释

一朝一夕

yī zhāo yī xī

一个早晨;一个傍晚。指很短的时间之内。出自《周易・坤》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用于否定句。一个早晨;一个傍晚。指很短的时间之内。 复制出处:《周易・坤》:“臣弑其

详细解释

飞龙在天

fēi lóng zài tiān

比喻帝王在位。”。出自《周易・乾》。孔颖达疏:“谓有圣德之人得居王位。”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帝王等。比喻帝王在位。语本《易干》:“九五,飞龙在天,利见

详细解释

谦谦君子

qiān qiān jūn zǐ

指谦虚而严格要求自己的人。出自《周易・谦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指谦虚而严格要求自己的人。 复制出处:《周易・谦》:“谦谦君子,卑以自牧也。”用

详细解释

鼎折覆餗

dǐng shé fù sù

比喻力薄任重,必致灾祸。出自《周易・鼎》。孔颖达疏:“施之于人,知小而谋大,力薄而任重,如此必受其至辱,灾及其身也,故曰其形渥,凶。”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

详细解释

言之有序

yán zhī yǒu xù

说话和写文章很有条理。出自《周易・艮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说话和写文章很有条理。 复制出处:《周易・艮》:“言有序,悔亡。”用法:主谓式;作谓语

详细解释

枯杨生稊

kū yáng shēng tí

枯萎有杨树又长出了芽。旧喻老人娶少妻。出自《周易・大过》。一般作宾语,比喻老夫娶少妻。稊:植物的嫩芽。枯萎有杨树又长出了芽。旧喻老人娶少妻。 复制出处:《周易・

详细解释

勿药有喜

wù yào yǒu xǐ

祝贺人病愈。出自《周易・无妄》。一般作谓语,用于书面语。勿:不要。祝贺人病愈。 复制出处:《周易・无妄》:“无妄之疾,勿药有喜。”用法:作谓语;用于书面语。

详细解释

辉光日新

huī guāng rì xīn

指一个人在道德、文学、艺术等方面日有长进。出自《周易・大畜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一个人在道德、文学、艺术等方面日。指一个人在道德、文学、艺术等方面日有长进。

详细解释

待时而动

dài shí ér dòng

等待时机然后行动。出自《周易・系辞下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等待时机然后行动。等待时机然后行动。 复制出处:《周易・系辞下》:“君子藏器于身,待时而动,何不利之有

详细解释

鹤鸣之士

hè míng zhī shì

指有才德声望的隐士。出自《周易・中孚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指有才德声望的隐士。指有才德声望的隐士。 复制出处:《周易・中孚》:“鹤鸣在阴,其子和之;我有好爵,吾

详细解释

水火不兼容

shuǐ huǒ bù xiāng róng

比喻二者对立,绝不兼容。出自《周易・说卦》。一般作谓语、补语,指两者关系不可协调。容:容纳。比喻二者对立,绝不兼容。 复制出处:《周易・说卦》:“故水火不相逮。

详细解释

日往月来

rì wǎng yuè lái

形容岁月流逝。出自《周易・系辞下》。一般作分句,形容岁月不断流逝。形容岁月流逝。 复制出处:《周易・系辞下》:“日往则月来,月往则日来,日月相推而明生焉。”

详细解释

各从其类

gè cóng qí lèi

各自都按其好坏或种类聚集在一起。出自《周易・乾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人或事物等。从:听从,顺从;类:种类,同类。各自都按其好坏或种类聚集在一起。 复制出处:《

详细解释

虎视眈眈

hǔ shì dān dān

像老虎一样凶狠地注视着。形容心怀不良;伺机攫取。出自《周易・颐》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含贬义,形容心怀不善,伺机攫取。眈眈:注视的样子。像老虎一样凶狠地注视着

详细解释

见幾而作

jiàn jī ér zuò

指抓住有利时机及时采取行动。出自《周易・系辞下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发现一点苗头就立刻采取措施。幾:通“机”,时机;作:行动。指抓住有利时机及时采取行动。 复制出处:

详细解释

退藏于密

tuì cáng yú mì

后退隐藏于秘密之处,不露行迹。谓哲理精微深邃,包容万物。出自《周易・系辞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后退隐藏于秘密之处,不露行迹。谓哲理精微深邃,包容万物

详细解释

龙战于野

lóng zhàn yú yě

群龙在郭野大战。比喻群雄争天下。出自《周易・坤卦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比喻句。群龙在郭野大战。比喻群雄争天下。 复制出处:《周易・坤卦》:“龙战于野,其血玄

详细解释

明罚敕法

míng fá chì fǎ

严明刑罚,整顿法度。出自《周易・噬嗑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治政。罚:刑罚;敕:整饬。严明刑罚,整顿法度。 复制出处:《周易・噬嗑》:“雷电噬嗑,先王以明罚敕法

详细解释

朝乾夕惕

zhāo qián xī tì

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,没有一点疏忽懈怠。出自《周易・乾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终日勤奋,不敢松懈。乾:乾乾,即自强不息;惕:小心谨慎。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,没有一点疏

详细解释

钩深致远

gōu shēn zhì yuǎn

探取深处的,使远处的到来。比喻探讨深奥的道理。出自《周易・系辞上》。一般作谓语,比喻探索深奥的道理。致:招致。探取深处的,使远处的到来。比喻探讨深奥的道理。

详细解释

重门击柝

chóng mén jī tuò

设置重重门户,并派更夫巡夜。指严加戒备,以防不测。出自《周易・系辞下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戒备森严。柝:打更用的梆子。设置重重门户,并派更夫巡夜。指严加戒备,以防

详细解释